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
2020年世界睡眠日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中国
失眠障碍的临床表现是: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
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夜间良好的睡眠,能够有效清除脑内产生的各种“垃圾”,对于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问题,我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高于世界27%的比例,包括了“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三大类90余种睡眠疾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生产安全和生活质量,已引起国际睡眠医学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以睡眠疾病睡眠医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日益受到重视,涉及呼吸、心血管、生物节律、基础研究、药物学、心理学、中医中药学、环境等各科学领域。
科学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伴随神经元细胞营养不良、萎缩,乃至凋亡,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直接相关。
良好睡眠能促进大脑发育生长,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体力,对记忆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