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院长兼精神一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毕崇波
发作性睡眠综合征是指一种病因不明的、以难以抵御的强烈睡意为特征的综合征,可伴有猝倒、入睡前幻觉等症状。普通人群患病率0.2~1‰,通常起病于10-20岁,最多见于14-16岁,可导致工作能力、安全、社交、自我评价等功能减退。
最常见的表现: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如日间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等)发生难以抑制的倦睡,并很快进入睡眠状态。也有的人是表现为失眠或无法控制的肌无力。典型的发作性睡眠综合征表现为下列四联症: 1.睡眠发作,突然出现强烈的睡意,而此前并无长期失眠或睡眠剥夺等。2.猝倒征,由于焦急地期待、愤怒、惊吓,甚至大笑等而促发,通常表现为瞬间出现双膝、头颈、颜面,或全身性的弛缓型瘫痪,致患者突然跌倒,但意识清晰,约数分钟后即可自行立起。脑电图可示睡眠波形,且发生于REM时相。3.入睡前幻觉,刚进入睡眠状态时,出现恐吓性或恐怖性的幻觉,以幻视多见,富强烈的现实感,内容生动而鲜明。常表现为被怪兽或持刀的强盗袭击,某种小动物寄生于自己体内等,导致极度的紧张与惊恐。4.睡眠麻痹,大多数(约65%)的患者有过此体验,表现为睡眠中或觉醒时出现肌肉麻痹,四肢无法动弹,发不出声音,犹如全身被缚,数分钟后恢复,或在被他人摇醒后肌力恢复正常。除此之外另有一个常见而且重要的伴随症状为夜眠不深或熟睡困难。
患者主诉: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突发的不合时宜的入睡,这种发作多初次出现于患者打电话、吃饭、驾车等活动时,这种倦睡可在激烈的体力活动后消失。而其他症状则于初发症状出现后10年以上才陆续表现出来。除睡眠障碍的症状之外,有些病人还可合并有肥胖、头痛、腰痛、出汗、糖尿病等躯体方面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其四联症有助于正确的对其作出诊断,也必须依靠详细采集的病史,猝倒是诊断此病最重要的临床症状,强烈的情绪体验是其促发因素。辅助诊断有多导睡眠仪、瞳孔图测量瞳孔直径。
治疗:首先是宣教,就是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此病的特点,帮助病人避免受伤,并为药物治疗做好准备。其次是生活方式的调整,对病人的生活方式、作息制度等进行合理调整和安排,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可以增进病人的自尊,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自我训练,疾病症状往往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反之则可能加重病人思想负担、增加病残的可能性。第三是药物治疗,常用抑制REM睡眠的药物(匹莫林、利他林、右旋笨丙胺、丙咪嗪、氯米帕明)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一部分难治性的病人可合用普萘洛尔、γ-氨基丁酸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