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病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谈病 > 专家谈病

躯体化障碍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发表时间: 2018-08-03

精神五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吴慧洁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2%~2%,经研究发现,综合性医院大约有9%的病人符合其诊断标准,躯体化障碍的病人中大约有99%首先到综合性医院就诊。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可反复出现,呈多种多样并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全身的任何系统和部位,病程常呈慢性波动,女性多见,常用躯体的症状来处理应激或冲突,表现出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反复就诊及要求做医学检查,虽检查结果阴性,经医生的合理解释仍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尽管这部分人症状的发生、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密切相关,但病人常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当病人对躯体症状的描述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吻合,即病人存在症状,但找不出相应的实验室阳性指标,或虽然病人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常常夸大其症状。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诉繁多而无器质性病变,症状涉及许多系统,具体表现如下:

  1)转换性症状或假性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失音、失明、复视、视物模糊、昏倒或意识丧失、记忆缺失、癫痫样发作或抽搐、行走困难、肌肉乏力、尿潴留或排尿困难、异常皮肤感觉等。

  2)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些食物,腹泻,便秘等。

  3)疼痛:背、关节、四肢、生殖器等部位疼痛,排尿疼痛及其他疼痛等。

  4)心、肺症状:气促、气短、心悸、胸痛、头晕等。

  5)虚弱衰竭及过虑:过分担心年龄、体重、皮肤、斑疤、水肿及性功能等。

  这部分病人长期反复就医,从而使得他们无法继续工作,生活失去来源,经济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对这类病人的早期识别与治疗能力。

  1.一般治疗

  治疗开始时要重视医患关系的建立。要以耐心、同情、接纳的态度对待患者的痛苦和诉述。应该告知患者他是罹患了一种疾病,并以积极的口吻向患者叙述躯体化障碍的各种表现。医生应该向患者保证,目前没有依据证明躯体疾病导致患者的不适,而患者的不适可能和应激有关。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形式,其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之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减轻心理因素的影响。

  3.药物治疗

  躯体化障碍患者常常会有焦虑和抑郁症状,可用小剂量抗抑郁剂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症状。小剂量的抗焦虑药可以部分改善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症状。